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董娇饶

宋子侯 宋子侯〔两汉〕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洛阳城东的小路上,桃李盛开在两边的路旁。
桃花李花相对而开,稠密的叶子交相掩映。
春风自东北方向而来,花叶也随风飘扬。
不知谁家的女子来了,提着竹笼在采桑。
她用纤纤的手攀折桃李,弄得枝残叶败,花落缤纷。
请允许我问那位女子,为什么要损伤这些花呢?
她回答:“等到八九月的深秋季节,下霜了,花儿终会凋谢。”
这些可怜的花叶,整年有风刀霜剑相逼,怎能永远芳香?
它们秋时零落,来年春日再吐芬芳,始终不渝地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而美丽的女子还不如这花叶,盛年过去则色衰,被无情的男子相忘。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董娇饶》是东汉文人宋子侯代女子立言之作,以表达对封建社会女子悲惨命运的同情。此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时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参考资料:完善

1、 吕晴飞 等.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49-50
2、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1-54

简析

  《董娇饶》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开头采用工笔细描的手法,绘形绘影地写出一派明媚的春光;中间是桃李同蚕姑的对话,以问答形式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最后抒写深沉感伤的情怀,表达对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使诗歌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全诗含蓄蕴藉、宛转动人,在结构上采用问答式造成诗意的层层递进,在语言上保留了乐府民歌朴素自然的本色。

赏析

  此诗以桃李比方女子红颜,说花虽然零落,尚有重开的时候,而一旦红颜老去,便会欢爱永绝。

  本来,花落花开是大自然的永恒的法则,正如四时的周而复始,前后相续。通常人们总是习惯于将花开花落比女子年华的盛衰有时,却很少从两种自然现象的差异之处着眼作比。诗人从这一角度处理题材,自然出人意表。诗人的这一思想从属于他对整个人生的思考。他由落花感悟到青春易逝,盛颜难驻,于是借采桑女子而发。这类人生短促的感叹,是一种时代思潮,在当时的诗文中时有抒发。因此,采桑女的忧伤也就是诗人自己的“愁肠”,采桑女的感叹与诗人的人生感慨是相通的。

  《董娇饶》在汉诗中别具一格,和汉

展开阅读全文 ∨
宋子侯

宋子侯

宋子侯,东汉人,生平事迹不详。 1篇诗文  1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地

刘彻 刘彻〔两汉〕

天地并况,惟予有慕,爰熙紫坛,思求厥路。
恭承禋祀,缊豫为纷,黼绣周张,承神至尊。
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
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璆磬金鼓,灵其有喜,百官济济,各敬厥事。
盛牲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
长丽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况皇章。
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
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
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高台

佚名 佚名〔两汉〕

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
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屏风赋

刘安 刘安〔两汉〕

  维兹屏风,出自幽谷。根深枝茂,号为乔木。孤生陋弱,畏金强族。移根易土,委伏沟渎。飘飖殆危,靡安措足。思在蓬蒿,林有朴樕。然常无缘,悲愁酸毒。天启我心,遭遇征禄。中郎缮理,收拾捐朴。大匠攻之,刻雕削斲。表虽剥裂,心实贞悫。等化器类,庇荫尊屋。列在左右,近君头足。赖蒙成济,其恩弘笃。何恩施遇,分好沾渥。不逢仁人,永为枯木。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