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郑人逃暑

李昉等〔宋代〕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郑国有个人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随着太阳的移动树的影子也移动,他就挪动自己的卧席跟着树的阴影。等到了黄昏时分,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等到树影随着月亮移动时,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注释
逃暑:避暑,乘凉。
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徙(xǐ):迁移,移动。
衽(rèn):卧席。
以:(用)来。
及:等到。
至:到了。
暮:黄昏。
席:睡。
于: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篇短文以“郑人逃暑”为寓言,讽刺了那些只知呆板应对问题、不能灵活变通的人。郑人在树荫下避暑,随着日光和月影的移动而不断挪动席子以求阴凉,表现出他在白天时的机智与灵活。然而,到了夜晚,他依然沿用白天的做法,却忽略了月光下移动影子与日光下的不同,结果反而被露水沾湿。这反映出他在处理夜晚问题时缺乏变通,显得笨拙。这则故事简短而寓意深刻,告诫人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不可墨守成规。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苏轼 苏轼〔宋代〕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钟山即事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汉宫春·梅

晁冲之 晁冲之〔宋代〕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